币界新闻

精准洞察,掌握加密市场的动向!

应用 VS 基础设施,WEB3 的下一个 Alpha 在哪儿?

2024-12-10 08:05 币界新闻

撰文:多啦B梦

编辑:周教授

投 Web3 应用还是投基础设施,一级市场还有余粮的老板们有此般烦恼。

不同的认知与选择分叉出一条十字路口。

应用派的拥趸们认为,时代变了,如今缺的并不是无人问津,如同鬼城的各类公链基建,而是真实获得用户和资金的应用,因此,下一个周期的重点在于——捕获“杀手级应用”,投中 Web3 的 Tencent 或者 Bytedance。 

2016 年,还在 联合广场风投(USV)的 Joel Monegro,写了一篇名为《Fat Protocols》(胖协议)的文章,核心思想是:区块链和互联网价值捕获模式不同,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大多被应用层捕获,比如 Google、Facebook 等,而为互联网提供支撑的 TCP/IP、HTTP 等底层协议并不能捕获价值。 

区块链则相反,价值集中在共享协议层,只有小部分价值分布在应用层,由此有了「胖」协议和「瘦」应用的说法。 

按照这个理论,那么做区块链投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以公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广投一遍,回头来看,这个策略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都是有效的,也是过去几年中行业最大的 Alpha 所在,尽管后来作者 Joel 又写了一篇文章《Thin Applications》表示,价值捕获不等于财务回报,但在这个“搞钱”的世界里,投资回报似乎才是关心的重点。 

那么,这个理论还凑效么? 

应用派:Alpha 在杀手级应用

“应用派”们认为公链等基础设施作为 Alpha 的时代已经过去,逐渐成为行业的 Beta,新的 Alpha 机会在于应用层。

胖协议理论本质是对协议和应用之间互动关系的总结,因为任何建立在协议之上的 Dapp 都需要协议的原生 Token 来支持 Dapp 内的任何交互,并且分叉应用比分叉协议更简单。

但随着扩容时代到来,新公链/ Layer2 竞相登场,协议间的竞争催生了更低的 Gas 费用,Dapp 也不再被单一公链所绑架,可以多链部署。

好比一家公司过去依赖单一市场,不得不向当局缴纳高额的税费,直到有一天变成了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业务更多元化,综合税费更低。

 就财务价值捕获的方式而言,应用层更直接,比如,一笔链上交易,DEX 可能收取 500 美元的手续费,支付 0.5 美元的 Gas 费用,财务价值更多是沉淀到应用层。 

根据 cryptofees 的数据,目前收入前十的项目中,7 个均是应用,甚至此前出现过 Uniswap 收入超过以太坊本身的情况,未来,应用收入超出协议将会是常态。

 

图片

 

另一方面,大部分协议价值累积源于 MEV,诸多应用已经开始设计方法来减少这种 MEV 价值攫取。

 

因此,下一个周期的机会在于——超级 Web3 应用,能真实获得用户和资金的消费级应用,BAYC 等蓝筹 NFT 也可以归于此类

 

当 Web3 应用有了大量真正的用户(已经为应用付费),那么便可以“为所欲为”,自己打造基础设施。

 

首先,应用可以通过自建 DEX 和 NFT MarketPlace 将价值留在系统内,比如 StepN 内建交易所 DOOAR 上线不久,就成为了“Solana 最大 DEX”,其核心收入来自于应用内 NFT 市场交易版税及手续费。

其次,在区块链模块化时代,一键发链不再是难事,无论是像 Axie Infinity 自己 Fork 一条以太坊侧链 Ronin,还是 DYDX 利用 Cosmos-SDK 搭建自己的链,还是 DefiKingdoms 使用用 Avalanche 的 Subnet (子网) ……

因此,缺的不是基础设施而是杀手级应用

基建派:应用短暂,基建永恒

“基建派”中大多数人都有技术背景,并且往往就职于一家财大气粗的大 VC,在其中一些人看来,投“应用”属于低门槛小儿科,真正体现技术还得是“投基建”。

对于大体量资金而言,投资往往追求确定性和重仓的机会,公链之类的基础设施才是大叙事,高天花板的“资本容器”。 

和互联网的应用不同,Web3 应用的“瘦 ”,不仅体现在价值捕获,更多是一种轻量化和可组合性的体现。 

从基础框架上看,互联网超级企业倾向于不断扩大其平台,通过将用户锁定到自家的专有接口中,实现数据的垄断,但 Web 3 中的消费应用往往建立在多个「 可组合的 」协议之上,这些协议在很多接口中提供特定的服务,协议上的众多应用共享资源和数据。 

从数据归属上看,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数据垄断,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系统内,不断榨取用户的数据价值,但在加密世界,个人拥有数据控制权,即插即用。 

可组合性的框架和非托管数据模式相结合,可以让 Web3 应用在协议层级共享资源,以极低的成本建立和运行,效率和成本优势让 Web3 应用依然可以挑战“巨鳄”,但是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 Web3 应用的网络效应和护城河并不深。 

传统互联网应用的护城河之一就是用户的数据垄断,比如社交图谱和关系链,但在 Web3,失去了这一点,伴随而来的是因财富效应带来的“流动性迁移”,用户和资本并无太大忠诚度,犹如牧民,逐水草而居。 

因此,我们往往看到某一个加密应用在某一段时间异常火热,然后快速沉寂下去,但是不管应用如何变迁,支撑应用的协议层永远长青。 

其次,即使想要捕获应用层的机会,那么第一步也应该是看相应的基础设施,先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在某个生态中建立影响力,再去投资生态内的优质应用,否则在一些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内,并没有太多“外来参与者”的机会。

我们怎么看?

在深潮 TechFlow 看来,应用与协议并非先有鸡再有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螺旋上升,基础设施为应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应用的创新又促进新的基础设施向前发展。 

联合广场风投 USV 曾在 2018 年撰文,用灯泡和电网的关系进行对照解释: 

“灯泡(应用程序)是在电网(基础设施)之前发明的,你不需要电网来就可以拥有灯泡,但为了让消费者广泛使用灯泡,你又需要电网!”

 

就目前而言,我们更关注应用层叙事。

造一座城市很简单,但是建立一个城市的生态很难,需要不断有公司进驻,有居民来生活、消费和投资,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一厢情愿“造城”,最后无人问津,成为 To VC 的鬼城。

在伪需求遍地的加密世界,找到一个真正的需求并非易事,在实际解决应用的基建需求前,创建基础设施是没有意义的。 

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仅以游戏领域为例,智能合约钱包 Sequence 由卡牌游戏 Skyweaver 团队构建;3A 游戏工作室 Gunzilla Games 构建了一个区块链平台 GunZ;韩国游戏开发商 Com2u 启动新的区块链主网 XPLA…… 

我们期待,“应用-基建-应用”的正向螺旋带来真正的 Supercycle!  

附文: 

注:下文是 USV 于 2018年10月发布的文章《 The Myth of The Infrastructure Phase 》,阐述了他们所认为的Web3 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关系。 

Web 3.0 社区的一个共识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现在要做的正确事情是建立基础设施:更好的底层公链,更好的链间互操作性,更好的客户端、钱包和浏览器。其原理是:首先我们需要工具,一旦我们拥有这些工具,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建立应用程序。

但是,当我们与正在构建基础设施的创始人交谈时,我们不断听到,他们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开发人员在基础设施上建立应用程序。现在,如果我们真的处于基建阶段,为什么还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呢?

我们的假设是,事情实际上不是这样发展的,我们不是在一个基础设施阶段,而是处于应用程序—基础设施周期的另一个转折点上。 

事实上,现代新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应用程序会催生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不是说我们首先要建立所有的基础设施,一旦我们有了我们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们再开始建立应用程序,情况恰恰相反。 

这成为一个重要话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平台 ”往往是最大的价值机会(对 Facebook、Amazon/AWS 等来说都是如此),所以自然会急于建立一个主要的平台来获取价值。这在区块链网络中可能更加真实:价值往往在协议层而不是在上面的应用层中累积。

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平台是从应用—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的迭代循环中发展起来的,很少在外部真空中建立。 

首先,应用程序激发了基础设施,然后,基础设施会催生新的应用。

我们在重大平台诞生的历史事件序列中看到的是,首先有一个突破性的应用程序,然后这个应用带来了阶段性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建立基础设施,使类似的应用程序更容易建立,而基础设施允许这些应用程序被广泛的消费者采用。

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在周期中相互促进,而不是不同的、独立的阶段。 

例如,灯泡(应用程序)是在有电网(基础设施)之前发明的,你不需要电网来就可以拥有灯泡,但为了让消费者广泛采用灯泡,你确实需要电网,灯泡这个突破性的应用首先出现在 1879 年,然后从 1882 年开始由电网开始跟进。

另一个例子,飞机(应用)是在有机场(基础设施)之前发明的。你不需要机场就可以拥有飞机,但是为了让消费者广泛采用飞机,你确实需要一个机场,所以飞机这个突破性的应用首先出现在 1903 年,并催生了一个发展阶段,人们在 1919 年建立了航空公司,在 1928 年建立了机场,在 1930 年建立了空中交通管制。

互联网也有同样的模式。

我们从第一批应用开始看:信息传递 (1970 年)和电子邮件 (1972 年),然后激发了基础设施,使信息传递和电子邮件更容易被消费者广泛采用:

以太网 (1973 年),TCP/IP (1973 年),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1974 年)。

然后是下一波应用程序,即网络门户 (1990 年的 Prodigy,1991 年的 AOL)。网络门户激发了我们建立基础设施 (1990 年代初的搜索引擎和网络浏览器)。然后是下一波应用程序,早期的网站,如 1994 年的 Amazon.com,这又导致了一个阶段性的爆发,我们建立基础设施,如编程语言 (1994 年的 PHP,1995 年的 Javascript 和 Java),使我们更容易建立网站。 

然后是下一波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如 Napster (1999 年)、Pandora (2000 年)、Gmail (2004 年)和 Facebook (2004 年),这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使其更容易建立更复杂的应用程序 (2004 年的 NGINX 和 Ruby on Rails,2006 年的 AWS),周而复始。 

我们在最近的移动应用迭代中也看到了这种模式:首先,我们有一套非常依赖流媒体视频的流行移动应用。Snapchat (2011 年)、Periscope (2014 年)、Meerkat (2015 年)和 Instagram Stories (2016 年),而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公司正在建设基础设施,使移动应用程序能够轻松地添加视频,Ziggeo (2014 年)、Agora.io (2014 年)、Mux (2017 年)、Twilio 视频 API (2017 年)、Cloudflare Stream (2018 年)。 

这个周期也正确解释了 Web 3.0 的事件顺序。我们从第一个突破性的应用开始,2008 年,BTC 网络作为第一个区块链基础设施出现,紧接着,2011 年出现了丝绸之路,作为最臭名昭著的早期加密货币应用,这激发了新的基础设施,如 Sidechains 和 Drivechain (2015 年)、Ethereum 智能合约和 ERC20 协议 (2015 年)、Lightning 闪电网络 (2015 年),使建立新的应用程序变得容易,以及像 Coinbase (2012 年)和 Metamask (2016 年)的基础设施,使用户能够采用这些新的应用程序。

这种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下一波应用程序:代币/ICOs (2017 年)和早期的 dapp (2016 年的 Rouleth 和 vDice,2017 年的 CryptoKitties),又激发了新的基础设施:Infura (2016) 和 Web3js 和 Zeppelin (2017)。我们现在正在等待下一个大的应用程序,这将有助于指导下一波基础设施的发展。

邻近的可能性

每个主要平台(电力、汽车、飞机、网络、移动等)发展的共同主题是,鉴于我们目前可用的工具,我们建立了我们能做的应用。在《好点子从何而来》中,史蒂芬-约翰逊将此称为 "邻近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你可以打开通往隔壁房间的门,但你不能真的跳过步骤,从前廊打开后门,很难成功构建远远领先于应用市场的基础设施。 

每次,从应用程序到基础设施的周期重复,由于之前循环中构建的基础设施,让新应用程序成为可能。例如,YouTube 可以在 2005 年建立,但不能在 1995 年建立,因为 YouTube 只有在 21 世纪初部署了宽带等基础设施后才有意义,这发生在 eBay、Amazon、AskJeeves 和我最喜欢的 Neopets 等第一批热门网络网站之后的基础设施阶段。 

Chris Dixon 和 Fred Wilson 在最近的一期 a16z 播客中谈到了这个概念。Chris 有一个来自 dot com 网络时代的棋盘游戏,叫做 Dot Bomb,用以取笑 90 年代末的愚蠢的网络公司。而他指出的是,所有 dot com 时代的 “愚蠢 ”想法现在都是价值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需要好几个”应用--基础设施“循环周期迭代孕育出的应用,在短暂的一两个周期内看上去没有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设施阶段的症结所在,如果我们考虑一个脱离了 现行“基础设施阶段”的应用程序,就有可能在一个投机性的真空中建立过于远大的目标。我们需要应用=>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的循环来保持我们的诚实。 

随着每个新平台的周期越来越多,建立和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在 1995 年建立 usv.com 的成本要比今天的成本高很多个数量级,而今天创建 Web 3.0 应用程序的现金、精力和时间成本要比 15 年后的成本高。

开发框架与投资框架

从投资者的视角看,重要的是要区分技术框架和投资框架,前者解释了什么时候可以建立什么,后者解释了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一项好的投资。 

应用=>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的周期解释了什么时候可以建立应用或基础设施,但不一定解释什么时候投资于应用以及什么时候投资于基础设施。 

以电灯泡为例。是的,它们是在电网之前发明的,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在电网建成之前,却没有人卖出大量的灯泡。

结束语

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这个周期中,应用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基础设施在第一位?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有应用程序要求你解决他们遇到的基建问题之前,创建基础设施是没有意义的

你怎么知道你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解决了一个真正的问题?现在建立加密货币基础设施将是一个挑战,直到有一个突破性的加密货币应用程序,其他开发人员想要模仿,并需要更好的开发工具和基础设施来做到这一点。

在加密货币领域有一种说法,即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伟大的工具,一旦我们有了工具,然后我们就可以建立应用程序。但我们希望表明的是,在其他平台的转变中,在有伟大的工具之前,我们能够建立最初的几个应用程序(虽然它是更多的现金和时间),然后这些早期的应用程序激发我们建立工具,然后循环往复。

快乐地 Buidl 吧。

相关新闻